每次学校搞投票活动,朋友圈总被刷屏求赞。表面看是拼人气,背地里全是骚操作。今天咱就扒一扒,这些活动到底在割谁的韭菜?
第一类:老实学霸型 “投完票截图发群,算平时分加分哦!”老师轻飘飘一句话,学霸们立刻熬夜拉票。结果呢?前三名早被关系户内定,你的截图最后只换来一句“下次努力”。
第二类:人缘黑洞型 平时社恐到连外卖都不敢叫“放门口”的同学,突然群发20遍投票链接。最后发现参赛选手是自己暗恋对象...得,这波纯属工具人实锤。
第三类:土豪家长型 “最佳萌娃评选”“才艺之星大赛”,点进去要充钱买虚拟礼物。家长一上头氪金5000块,结果平台跑路,奖状还没A4纸值钱。
第四类:强迫症晚期型 看到“就差你这一票”就手痒,投完发现要关注8个公众号、注册3个APP。手机突然开始收到“澳门赌场上线啦”的短信,这才发现信息被卖得底裤都不剩。
第五类:摸鱼达人型 想着随便投完领学分,结果活动规则堪比高数题——“每日登陆投3票,转发5个群解锁额外票数”。最后学分没捞着,倒把excel投票统计表练得贼溜。
说到底,学校投票要么是冲KPI的面子工程,要么是给商家送数据的韭菜局。下次再看到投票链接,记住三字真言:手别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