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微信投票这事儿可真是火得不行,尤其是那种要冲一千票的活动,朋友圈都快被刷屏了。说实话,一开始我也觉得挺新鲜的,帮朋友点个赞投个票,举手之劳嘛。但后来发现,这事儿可没想象中那么简单,尤其是当有人开口让你帮忙拉个一千票的时候,我差点没把手机给扔了——这得欠多少人情债啊!
说到微信投票,最早其实就是个小功能,比如选个班花班草啊,或者公司搞个优秀员工评选。但现在可好,动不动就是"帮忙冲个一千票,孩子比赛就差这点分了"。好家伙,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搞什么重大选举呢!更离谱的是,有些活动明明就是个商业推广,非得包装成"人气大赛",最后奖品可能就一包纸巾,这投入产出比也太感人了。
我有个朋友上周就被这种投票搞得焦头烂额。她侄女参加了个少儿才艺比赛,规则是微信票数占60%成绩。本来觉得孩子确实跳得不错,结果打开投票页面一看,排名第一的已经八千多票了,照片里那孩子连劈叉都劈不直。朋友全家总动员,连十年没联系的小学同学都厚着脸皮去求投票,最后勉强凑了三百票,排名二十开外——这哪是比才艺,分明是比谁通讯录人多!
最绝的是有些投票还要关注公众号才能投。我算过一笔账,要真拉到一千票,意味着至少得骚扰五百人(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点两次)。按一个人耗时30秒计算,光拉票就得花四个多小时,这时间成本都够直接给孩子报个培训班了。而且那些被求投票的人也很无奈,关系好的吧不好意思拒绝,不熟的吧又觉得你烦,最后可能默默把你朋友圈屏蔽了。
现在网上甚至出现了"专业刷票团队",明码标价"100票88元,1000票优惠价666"。好家伙,这产业链都形成了!我特意去问过,人家保证是"真人手动投票",不是机器刷的。但仔细想想,这不就是花钱买陌生人假装是你的亲朋好友吗?要是让比赛主办方知道,这奖杯拿着估计都烫手。
其实很多正规比赛早就发现这个问题了。去年市里少儿绘画比赛就改了规则,微信投票只占10%,剩下90%由专业评委打分。结果你猜怎么着?家长群里直接炸锅了,有人说"那我们前几天拉的票白拉了",还有人抱怨"早知道就不花两百块买票了"。看看,这都什么扭曲心理,合着孩子画得好不好不重要,重要的是会拉票?
不过话说回来,有些商家倒是把微信投票玩出了新花样。比如我家楼下奶茶店搞的"投票抽霸王餐",只要参与投票就能抽奖,票数最高的奖品反而一般。这样既避免了疯狂拉票,又真正起到了宣传效果——毕竟大家是冲着抽奖去的,不是被道德绑架来投票的。这种设计就聪明多了,至少不会让人投完票就想把店家拉黑。
最近我还发现个现象:越是要求投千票以上的活动,水分越大。有个母婴品牌搞"最萌宝宝"投票,第一名居然有九万多票。按中国新生儿数量推算,这得是全省宝妈都在投他家孩子吧?结果被网友扒出来,那个账号同期还参加了"最美夕阳红"投票,合着这是个穿越时空的宝宝?后来主办方悄悄把异常账号清掉了,但排名前二十的依然都是五千票起步,懂的都懂。
要是真遇到不得不参加的投票,我现在学聪明了。首先看活动性质——要是商业性质的,直接礼貌拒绝;如果是亲朋好友的重要比赛,就设个心理上限:"最多帮你拉30票,再多真没办法"。千万别开那个"先帮这次"的口子,否则下次可能就是"就差五百票冲冠军了"。记住,真正的好友不会因为你少拉20票就翻脸,要是真翻脸了...这种朋友丢了也不可惜。
最后说句实在话,那些指望靠微信投票决定胜负的比赛,本身含金量就有待商榷。我表妹当年参加校园歌手大赛,靠七大姑八大姨刷到第二名,结果现场演唱时跑调跑到姥姥家,现在每次家庭聚会都被拿出来调侃。所以啊,与其费尽心思搞一千票,不如让孩子把才艺练扎实点。毕竟实力这东西,可比朋友圈的点赞持久多了。
对了,如果你正在读这篇文章并且最近在拉票...别担心,我不是在说你。不过下次再看到"离目标只差999票"的求助时,建议你可以回一句:"要不我直接给你发个红包?"保证对方以后再也不敢找你投票了——这招我试过,特别好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