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,说到微信点赞这事儿,可真是让人又爱又恨。现在谁的朋友圈不是隔三差五就冒出一堆小红心?随手点个赞吧,显得敷衍;不点吧,又怕人家觉得你高冷。有时候刷朋友圈就跟完成任务似的,看到熟人的动态,手指头条件反射就往点赞按钮上戳,连内容都没仔细看。你说这算不算现代社交的"新型敷衍术"?
记得刚开始玩微信那会儿,收到个赞能高兴半天。现在可好,点赞都通货膨胀了。发张自拍能收获上百个赞,但仔细一看,连前年加的那个房产中介都给你点赞了,这心里就有点不是滋味。我有个朋友更绝,发朋友圈必配文"点赞的都是真爱",结果底下清一色的"已点",这届网友真是把糊弄学玩明白了。
最尴尬的是那种"点赞之交"。微信里躺着几百号人,平时压根不联系,但只要发朋友圈必定第一时间给你点赞。有回我半夜三点发了个加班动态,两分钟后就收到这位的赞,好家伙这是住在朋友圈里了?后来发现人家开着自动点赞脚本,连我吐槽老板的内容都照单全收,这机器人式的社交真是让人哭笑不得。
现在点赞还发展出各种潜规则。比如领导发朋友圈必须秒赞,但要比其他同事晚个十几秒,显得既积极又不刻意。家族群里七大姑八大姨发的养生文,哪怕标题写着"震惊!喝可乐会得癌",你也得老老实实点赞,不然下次回家准被念叨。最要命的是前任突然给你半年前的照片点赞,这是几个意思?半夜翻你朋友圈考古呢?
年轻人现在都玩出花样了,搞什么"点赞抽奖""集赞打折"。上次看见个奶茶店活动,集满50个赞送杯奶茶,好家伙那朋友圈刷得跟传销现场似的。更绝的是相亲市场上都开始看点赞数了,说什么"朋友圈平均点赞不过20的说明人缘差",吓得我赶紧把去年那条仅自己可见的动态放出来了。
其实仔细想想,点赞早就变味了。以前是真心觉得内容好才点赞,现在成了社交货币。同事之间互相点赞维持表面和谐,微商靠点赞制造人气假象,就连家里长辈都学会了用点赞数来衡量子女孝心。有回我妈突然问我:"昨天给你二姨朋友圈点赞没?她刚才打电话说就你没点。"好家伙,这年头连亲情都要用点赞来量化了?
最魔幻的是点赞还衍生出鄙视链。发专业内容的嫌生活晒图太low,文艺青年觉得转发鸡汤没品位,玩摄影的看不上手机随手拍。有次我发了张自己做的蛋糕,配文"第一次烘焙",结果点赞数还没隔壁王姐转发"属马人必看"的一半多,这届网友的审美我是真搞不懂了。
不过话说回来,点赞也有暖心的时候。去年疫情封控那会儿,我在朋友圈发了条"求购退烧药",半小时收到八十多个赞,当时差点气哭。结果发现很多人是点赞提醒共同好友看到,还有好几个根本不熟的邻居私信说要送药给我。这种时候才觉得,原来那些小红心真能变成救命稻草。
现在00后已经开始嫌弃点赞文化了。我表妹说她们都玩"拍一拍",觉得点赞太老土。结果上个月她过生日,我故意没点赞只发了红包,小姑娘立马私信问我:"哥你是不是把我屏蔽了?"你看,嘴上说着不要,身体还是很诚实的嘛。
要说微信点赞最神奇的功能,绝对是"仅作者可见"。有回我手滑给自己点了赞,吓得赶紧取消,结果发现根本没人发现——合着大家给我点赞都是点完就跑,压根不回头看。后来我做了个实验,连续三天发的朋友圈都设置仅自己可见,结果收到二十多个赞,好家伙这帮人点赞都不带看内容的?
微商倒是把点赞玩出花了。上次加了个代购,每天发十几条朋友圈,条条自带点赞提醒:"第8个点赞的送小样""点赞过百公布折扣价"。最绝的是有次她发"点赞数代表你想砍价的力度",我眼睁睁看着那条动态的点赞数在两个小时内突破了200,当代消费者的怨念真是太可怕了。
朋友圈点赞还有个隐藏功能——测活跃度。如果你给暗恋对象点赞,对方五分钟内也回赞了你其他动态,嗯,手机肯定正拿在手里。要是隔天才回赞,大概率是刷朋友圈时顺手一划拉。要是永远没回赞...别等了,人家可能连你长啥样都不记得了。
有时候觉得,我们是不是把点赞看得太重了?发张旅游照没人点赞就怀疑自己拍照技术,发段感悟点赞少就觉得别人不懂自己。其实可能大家只是刷朋友圈时正好在蹲厕所,腾不出手来点赞而已。毕竟现在连点赞都要内卷,有人发明了"点赞+评论"的豪华套餐,下次是不是还得开发"点赞评论并转发"的尊享VIP服务?
不过说真的,与其纠结点赞数,不如学学我奶奶。老人家根本不会点赞,但每次我发朋友圈,她都会直接打电话过来:"孙子,看你照片又瘦了,周末回来奶奶给你炖鸡汤。"这种实实在在的关心,比一百个点赞都让人暖心。所以啊,下次再为点赞数烦恼的时候,不如直接给在乎的人发条微信:"你上次发的那家火锅店,咱们周末去尝尝?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