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微信点赞率,估计很多人心里都没个准数。毕竟这玩意儿太玄学了,有时候随手发张自拍能收获上百赞,认真写的长篇大论反而没人搭理。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"点赞率",数据都是我从运营圈里打听来的真实情况,可能和你想的还真不太一样。
先说说普通人的朋友圈吧。根据某第三方平台抓取的数据,普通人发条朋友圈的平均点赞率大概在5%-15%之间。啥意思呢?比如你有200个好友,发条动态大概能拿10-30个赞。不过这里头水分可大了去了,旅游晒美食的照片肯定比转发公司广告的点赞多,半夜emo小作文的互动量可能还不如早上发的煎饼果子照片。
企业号的点赞率就更惨淡了。很多品牌公众号文章底部那个"在看"按钮,点击率经常连1%都不到。有个做新媒体运营的朋友跟我吐槽,他们号有10万粉丝,推文阅读量5000左右,点赞能过200就要开香槟庆祝了。不过企业号也有作弊技巧,比如在文章里埋"点赞抽奖"的钩子,这招能把点赞率硬生生拉到3%-5%。
视频号的点赞率倒是意外地高。微信官方去年流出的数据显示,优质短视频的点赞率能达到播放量的5%-10%,比图文内容高出一大截。毕竟手指一滑就能点赞,比看完长文再返回去点"在看"省事多了。我认识个做宠物视频的博主,每条15秒的萌宠视频至少500赞起步,人家粉丝才8000多。
点赞率还跟发布时间强相关。工作日早上8-9点的通勤时间,晚上9-11点的睡前时间,这两个黄金时段的点赞率能比其他时段高出30%。有个做微商的朋友专门做了测试,同样的商品海报,晚上发比下午发能多拿50%的赞。不过现在大家都学精了,黄金时段反而容易撞车,有时候挑个冷门时间发反而能避开信息轰炸。
不同年龄段点赞习惯差老远了。95后属于"点赞狂魔",看到熟人发动态习惯性点赞,内容都不一定仔细看。70后80后就比较谨慎,非得觉得内容特别对胃口才舍得动手指。有个做用户调研的朋友发现,00后在朋友圈的点赞率能达到20%,而70后群体的平均点赞率还不到8%。
内容类型对点赞率的影响能差出十倍。结婚生子这种人生大事的点赞率普遍在30%以上,而转发行业文章可能连2%都不到。最夸张的是那种"集赞换礼品"的营销帖,虽然点赞数看着吓人,但真实用户互动率其实低得可怜,很多人点完赞转头就屏蔽了。
地域差异也挺有意思的。一线城市的点赞率普遍低于三四线城市,可能因为大城市生活节奏快,刷朋友圈都是匆匆划过。有个在MCN机构工作的朋友说,他们旗下三四线城市的探店博主,点赞率能比同量级的上海博主高出40%。
说到提升点赞率的野路子,最近流行一种"分段式发布"的玩法。比如先发条文字说"今天遇到件特别气人的事",等评论区有人问怎么了,再在回复里慢慢讲故事。这种互动式发帖能把点赞率提升50%以上,毕竟人都爱看连续剧嘛。
不过要我说啊,与其纠结点赞率,不如想想怎么发点真东西。现在大家越来越反感套路化的内容,有时候随手拍的日常生活反而能引发共鸣。我有个摄影师朋友从来不修图,就发手机直出的街拍,点赞率稳定在25%以上。真实感这东西,数据再漂亮也替代不了。
最后提醒一句,别看那些动不动就晒出50%点赞率的截图,要么是分组可见的精挑细选,要么就是用了某些灰色手段。正常账号要是能长期保持15%以上的点赞率,那绝对算得上是优质内容生产者了。毕竟现在大家点赞越来越吝啬,能让人心甘情愿点下去的,都是真本事。